近日,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女子足球队在2025全国五人制足球青少年锦标赛(女子U15)决赛中逆转夺冠,这是该校继2023、2024年连续夺得(U13)冠军后的第三个全国冠军,也是七中实验女足首次夺得全国青少年五人制女子(U15)组冠军。“三冠”背后第一配资网,是越秀区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在有限空间里培育出足球“满天星”的密码。
老城区场地有限,但青少年对足球的热爱无限。越秀区走出了一条体教融合的创新之路。这里没有众多大型绿茵场,却通过“上天入地”的巧思,让足球课走进空中、融入课间;没有大量专业场馆,却以“十分钟足球圈”串联起五大训练营;不仅有33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肥沃土壤,还有“班级赛踢到主客场”的热闹氛围。越秀人用智慧打破场地限制,用体系培育足球人才。
作为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试点区,越秀成果丰硕。近五年,82人入选国家、省、市级夏令营最佳阵容,58人获国家级运动员资格;近三年,在各级赛事中屡获佳绩,七中实验女足更是创下“三连冠”传奇。这得益于“教会、勤练、常赛”理念的深入人心。班级联赛如“校园世界杯”,校级赛事有“小中超”氛围,区级联赛首创中学主客场制,每年超1000场比赛,让5000余名学生在赛场上理解团队与拼搏的意义。
面对“小场地大需求”的难题,越秀人施展“空间魔法”。第十中学的空中足球场让学生能在楼顶练射门,广中路小学的楼梯成为天然体能训练场,各校操场错峰使用时间表精确到课间。“满天星”训练营以五大营地为支点,形成“市区10分钟可达”的活动圈,让孩子出校门不远就能接受专业训练。
体系化培养是越秀足球的坚实底气。“每班每周1节足球课”成为课程标配,“校内早晚练+校外专业训”构建起成长网络,430托管课和社团活动让足球融入日常。校社联动也为其添砖加瓦,苏永舜、吴群立等名宿走进校园,多所学校与专业足校、职业足球俱乐部共建训练体系,让专业资源深入校园。
从旧部前小学“课程-训练-竞赛-文化”四位一体的培育模式,到七中实验学校“请进来教、走出去赛”的精英路径,从满族小学的以赛代练,到全区80%的足球参与率,越秀足球既让普通孩子享受足球乐趣,又为好苗子提供成长路径。
越秀用足球证明,足球教育不依赖“高大上”的硬件,而在于“接地气”的巧思与坚持。在方寸天地间,越秀以足球为笔,书写了体教融合的生动篇章。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丨许俊仟
【本文责编】蒋玉
【频道编辑】周丽娜 李拉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刘龙飞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鑫耀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