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东北部有一片富饶的土地——丰润区配资查询之家门户,这里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丰润县。这片土地不仅物产丰饶,更孕育了无数动人的故事和杰出的人物。漫步在丰润的街巷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先生曾在此播撒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为冀东大地点燃了革命的星火。翻开丰润的历史画卷,我们还能看到民国才女张爱玲的倩影,以及曾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的吴德等众多风云人物。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另一位丰润骄子——李九龙将军的传奇人生。
1929年3月,李九龙出生在丰润一个普通农家。在那个动荡年代,他幼小的心灵就目睹了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山河破碎。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寇的铁蹄就踏破了丰润的宁静。看着乡亲们在刺刀下忍辱负重,少年李九龙心中燃起了报国的熊熊烈火。14岁那年,他毅然加入了地下党领导的农民协会,担任地下交通员,穿梭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传递情报,从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曙光初现,16岁的李九龙怀着满腔热血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着中央军委挺进东北战略的实施,李九龙奉命北上,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从一名普通战士做起,他很快因表现突出被提拔为班长。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他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衡宝战役,在枪林弹雨中屡建奇功,成为军中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
展开剩余59%在这些战役中,衡宝战役尤其值得大书特书。当时,国民党在大陆的主力部队已所剩无几,仅剩白崇禧的重兵集团负隅顽抗。中央军委命令四野和第二野战军联合作战,在衡阳、宝庆一带围歼敌军。时任陆军第45军135师405团2连连长的李九龙,在团长韦统泰(后任54军军长)和师长丁盛(开国少将)的指挥下投入战斗。由于无线电故障,135师与军部失去联系,孤军深入敌后,陷入五倍于己的敌军包围圈。但丁盛师长临危不惧,指挥部队在敌阵中左冲右突,不仅成功截断了白崇禧的王牌部队狼兵第七军,还创造了腰斩七军的辉煌战绩,赢得刘伯承元帅的高度赞誉。此役中,李九龙所在的405团因作战勇猛获得猛虎扑羊群的锦旗,全团荣立集体战功。
衡宝战役后,李九龙因表现英勇不仅受到外国记者专访,还被记大功一次。后来威震中原的中部战区第54集团军的猛虎团和猛虎师的威名,正是源于此战。新中国成立后,李九龙继续在军中建功立业。1955年他被授予少校军衔,1961年晋升中校,1970年升任师长。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率领猛虎师所向披靡,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战后他历任副军长、军长等要职。
1985年百万大裁军时,李九龙直接从军长晋升为济南军区司令员。1990年,他以正大军区级待遇调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91年再获重用,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在1988年和1994年,他先后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上将军衔。1994年晋升上将后,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光荣退休。2003年,中央军委授予他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以表彰他为国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2003年11月19日,75岁的李九龙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一生跨越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等重大历史时期,用热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军旅赞歌。今天,当我们回望那段峥嵘岁月,依然能感受到老将军身上闪耀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让我们向这位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老将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发布于:天津市鑫耀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